基本解释
北京天文馆 - 场馆概述
北京天文馆是中国第一座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1957年9月建立。
该馆有直径23.5米象征天穹的天象厅,中间安装精致的国产大型天象仪,可表演日、月、星辰、流星彗星、日食月食等天象。能容 600人观看。门厅正中有反映地球自转的傅科摆。西侧展厅陈列天文知识展览,东侧演讲厅经常举行学术交流和普及天文科学知识报告。庭院中有两座天文台,其中一座装有口径13厘米的望远镜,观众通过它观看月亮、行星、星云、星团,白天观测太阳黑子。该馆还使用此镜进行研究性记录,参加全国太阳黑子联合观测项目。另一座是色球望远镜天文台,应用色球望远镜观测和拍摄太阳色球层的变化。西侧还有天文广场,陈列室外观测仪器,供观众观测。该馆办有《天文爱好者》杂志及与紫金山天文台合编的《天文普及年历》杂志等。 位于北京东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的北京古观象台归北京天文馆管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陈列清代8件巨型铜质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纪限仪、象限仪、地平经仪、地平经纬仪和玑衡抚辰仪,体态生动,工艺精湛。古观象台还包括紫微殿、晷影堂等附属建筑。 古观象台主台下面开辟为三层的空心大厅;其中的第一和第二展厅和紫微殿、东西厢房以及晷影堂,陈列有《中国古代天文成就展览》,还有清代康熙书写的“观测唯勤”和乾隆的“观象授时”题匾。紫微殿前置有简仪、浑仪的三分之一模型,院中安置正方案仪表。晷影堂前竖有铜质圭表。
北京天文馆 - 历史沿革
北京天文馆是北京市天文学展览馆和科普基地。北京天文馆是在1957年建立的,落成于1957年9月29日,可细分为天象馆、门厅、展览厅、报告厅以及天文台等部分。北京天文馆位于西直门外大街北京动物园对面。
另外,位于建国门外的北京古观象台也归北京天文馆管理,古观象台是中国古代的皇家天文台。
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馆新馆在老馆的南侧落成。
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7年7月30日发布第60300号公告通知国际社会,第5900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北馆星(Beiguan),即北京天文馆星。正式的命名仪式于2007年9月28日,在北京天文馆50周年庆祝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技处处长薛随建博士宣读小行星命名公报,并向天文馆馆长朱进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
北京天文馆 - 建筑布局
北京天文馆位置
北京天文馆由两部分组成,该馆分A馆和B馆两大部分:北京西直门外的北京天文馆(简称西馆)和北京建国门内的北京古观象台(简称东馆)。北京天文馆和北京古观象台同时被北京市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A馆始建于1955年,1957年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主要开放设施有天象厅;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和大众天文台。A馆天象厅于2008年7月11日改造后重新开放。内设400席座位,厅内安装德国蔡司9型天象仪,美国Sky-Skan公司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和4台辅助激光投影器,4台喷雾发生器以及13.1声道的环绕声系统。这样的超级组合,使北京天文馆天象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天象厅之一。西展厅为《玩转星空》展览,东展厅为《伽利略望远镜--改变世界的工具》展览。
新馆于2001年底在天文馆原址上动工兴建的,总建筑规模20000平方米,已于2004年的第四季度建成开放。主要的公共开放设施有:数字化宇宙剧场、3D动感天文演示剧场、4D动感影院、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宇宙剧场,容量200席座位。引进国外先进的数字化天文放映设备,它由大型图形工作站和ADLIP激光投影设备组成,能生动形象地演绎壮丽的星空景象和人类探测太空的壮举。3D和4D动感天文剧场,其容量分别为48席和196席座位。这两个剧场的演示功能是对宇宙剧场功能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它们以其强烈的动感、特殊的视听合成效果为观众营造出很强的临场感、震撼力氛围。太阳展示厅,展览面积300米,以展出太阳和太阳系内容为主。主要展项内容有从太阳真空望远镜观测接收而来的1.8米太阳白光投影像;174毫米手描太阳黑子白光全日面投影像;艳丽多彩的太阳光谱投影像;太阳白光、太阳色球全日面和太阳局部活动区的CCD电视图象等。
北京天文馆设施包括天象厅,门厅,展览厅,报告厅,天文台等。北京天文馆是中国乃至亚洲大陆的第一座大型天文馆,目前仍是大陆唯一的大型专业天文馆。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馆新馆落成,设施包括数字宇宙剧场 ,3D影院 ,4D影院 ,太阳展厅等。
以“快乐探寻宇宙奥秘”为主题的新馆二期展览也于2006年7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分为15个展区,展示内容十分丰富。大众天文台,内置一台口径为40厘米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和满足观众、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北京天文馆 - 相关设施
宇宙剧场
宇宙剧场是由天象厅和数字宇宙剧场组成的。
老馆天象厅中的国产大型天象仪,可以放映大约9,000颗6.55等以上的恒星,以及星座名称和星座连线,坐标系和太阳系行星视运动,还增加了我古代星座三垣二十八宿的名称和连线,以及在黄道上标有二十四节气等。另外,还配备有表演彗星,流星,日饵,宇宙飞船等近百台特技效果放映器,还有幻灯机,大屏幕投影机等设备。
新馆数字宇宙剧场选用SGI公司的Onyx300 IR4超级图形工作站,作为计算主机;该机器拥有12GB 内存、24个CPU、6条图形流水线、96个18G硬盘,它是目前世界上图形图像处理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Onyx300 IR4超级图形工作站可以处理上十亿颗星的数据,建模、编录、作准确的空间定位,从而提供实时的、高画质的虚拟宇宙漫游。
立体影院
北京天文馆的宇宙剧场由3D科普剧场和4D科普剧场组成.
3D科普剧场由6组8基座船舱式动感座椅组成,可上下升降(自由落体)、左右摇摆、左右旋转(急转弯)、前后运动(向银幕方,如急刹车或加速)、自转(如汽车打滑原地旋转)、上下旋转(如过山车向上爬行),配合相应的影片和剧场效果,会产生乘坐宇宙飞船惊险刺激的效果。
规格和特点:8基座(船舱式)6组共48座位,870线性回放放映系统。座椅运动方向6个自由度:上下升降(自由落体)、左右摇摆、左右旋转(急转弯)、前后(向银幕方,如急刹车或加速)、自转(如汽车打滑原地旋转)、上下旋转(如过山车向上爬行)。该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动感电影设备,配合相应的影片和剧场效果,会产生乘坐宇宙飞船惊险刺激的效果。
4D科普剧场由放映立体加特效影片的电影放映系统和196个观众座椅构成, 6台同步电影放映机在180度的环形银幕上放映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影片,根据影片情节的需要产生出喷烟、水、风及气味等特殊效果,同时座椅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振动和坠落。观众观看影片时需带上特殊的眼镜。
天文台
北京天文馆现设有3座天文观测台.它们既对观众开放,又有观测任务。
新馆2004年12月落成,建筑顶部有两座天文台,一个是太阳天文台,安装太阳真空望远镜用于白天观看太阳色球层上的爆发,日饵,暗条,谱斑等日面活动。另一是大众天文台,安装400毫米折反射望远镜,主要用于夜晚观测。大众天文台,内置一台口径为40厘米的光学折反式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和满足观众、青少年学生对天文观测与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西侧天文台内装有一架130毫米折射望远镜。从1957年至今,利用它对太阳黑子进行系统观测,积累了连续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观众和青少年学生对太阳、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云的天文观测和教学实践活动。
北京天文馆 - 数字影像
数字工作室简介
由平均年龄为25岁的年轻人组成的数字工作室,担负着新老天文馆天象节目制作的重任。无论是在传统光学天象厅加入现代化的数字元素,还是在世界领先的数字宇宙剧场玩转酷炫的声光效果,都始终秉承“艺术使科学平易近人”的宗旨,在天象节目制作这个国内没有同行的领域里,独自探索着实践的道路。
工作室拥有强大的数字图形处理设备,年轻但制作经验丰富的团队,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先进制作理念。其理想是把科学普及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制作出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世界一流的节目,让视听效果成为传达科学知识的效果,使公众萌发对天文学这一学科的关注和兴趣。
北京天文馆 - 陨石收藏
陨石概念以及分类
陨石是指从宇宙空间降落到地球的地外物体,常常与“流星体”、“流星”相混淆,“流星体”是指在近地轨道环绕太阳运行的物体,是进入大气层之前陨石的母体,以一定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后,与大气层摩擦而消融,在天空划过一道明亮的痕迹,这一现象称之为“流星”。大部分流星体不能产生陨石,因为其颗粒太小而在大气层中被完全烧蚀掉,只有较大未烧蚀掉的物体落到地球表面而形成陨石。一般将陨石分为三大类:铁陨石几乎由纯铁镍金属组成,含有少量陨硫铁和硅酸盐包体;石陨石主要由硅酸盐组成,含有少量铁镍及其矿物;石-铁陨石是前两种陨石的中间类型,其硅酸盐和铁镍含量大体相等。
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大的铁陨石是非洲纳米比亚的戈巴(Hoba)铁陨石,重约60吨;其次是格林兰的约角1号铁陨石,重约33吨;中国新疆铁陨石,重约28吨,是世界第三大铁陨石;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吉林陨石,以收集的样品总重为2550公斤,吉林1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人类已收集的最大的石陨石块体。
陨石初步鉴定方法
根据陨石的各种特征可以进行初步的鉴定:1、形态特征,陨石一般呈不规则形态;2、表面构造,新降落的陨石一般有一层小于1毫米的黑色或深褐色的熔壳,同时还具有流纹或流线构造;3、比重和成分特征,陨石由于含有Fe-Ni金属,比重一般大于地球的岩石(一般2.7g/cm3),陨石比重至少3.3g/cm3;4、结构构造,球粒陨石的新鲜断面上一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细小的球粒及球粒之间的基质,并可见到Fe-Ni金属及陨硫铁。铁陨石如用含2%浓硝酸的酒精溶液腐蚀铁陨石抛光表面,则可显示维氏台登构造。陨石的结构致密,不可能具有泡沫状,多孔的或炉渣构造等构造。
陨石陈列
陨石陈列
北京天文馆从1957年建馆开始,各届领导非常重视陨石的收集、展览及和外单位(包括国外)的陨石交流工作,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使陨石收藏达到了一定规模,共收集了国内26次陨石降落事件的样品,24次国外陨落的样品,下面就是部分馆藏陨石的简介:
1916年3月23日午后2时降落于河北省任丘县,总重量253g,表面为褐黑色,断口呈褐黑色,是一块比较典型的L群球粒陨石。
1976年9月13日降落于贵州清镇县,共2块样品,重2.6kg。1号重600g,2号陨石重2kg ,清镇陨石是一块非常珍贵的非平衡的未风化的降落型EH3顽辉石球粒陨石,以其独特的复杂硫化物集合体,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而闻名于国际陨石界。
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载人宇宙飞船的宇航员斯米特采自月球澄海东南着陆区的样品,属于高钛月海玄武岩,含辉石51.6%,斜长石25.7%,钛铁矿21.4%。美国送给中国的仅1克,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欧阳自远院士等人对其中0.5g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剩余的部分送给北京天文馆作为科普展览的样品。
1976年3月8日15时,吉林省吉林市北郊,出现了一颗巨大的火流星,降下了一场世界罕见的石陨石雨,降落的面积约500km,为世界之最。共收集200多块陨石,总重量2600kg,其中最大一块——吉林1号重1770kg(如图),保存在吉林市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保存839g,吉林陨石为H群球粒陨石。
北京天文馆 - 出版物
出版物
天文馆出版物有:
《天文爱好者》
《天文馆研究》
《天文馆信息》
北京天文馆 - 宣传车
北京天文馆天文科普宣传车
在“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在市科委、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天文馆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在坚持阵地开放的同时,于1998年7月正式成立了“流动天文馆”即天文科普宣传车。流动天文馆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天文科普事业的发展。
流动天文馆由馆内多名业务技术骨干组成,一名副馆长主管,参加人员一职多能。流动天文馆本着提高民族素质,全心全意为科普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活动。
流动天文馆的普及对象是广大青少年(中小学生为主)及社会各阶层人士。
流动天文馆把“神秘”的天文学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送到公众之中。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更激发起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与热情,他们立志发奋学习,为振兴祖国而努力!
流动天文馆的主要活动内容与形式包括:模拟星空演示、天文学知识展览、天文望远镜观测、天文科普报告、天文知识咨询等,并可根据具体需要开展其它形式的天文科普活动。
流动天文馆自成立至今,足迹遍布北京市内及十个郊区县乃至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大、中、小学,机关,部队,公园,社区,商厦和重大科技活动场所,普及人数近百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天文馆 - 古观象台
观象台简介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现存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它们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古象台移交给北京天文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台历史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它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
早在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国门观象台北侧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为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溯源。明朝建立后,于明正统七年(1442)在元大都城墙东南角楼旧址上修建观星台,放置了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并在城墙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后又增修晷影堂。此时观星台和其附属建筑群已颇具规模。
1644年清政权建立之后,改观星台为观象台,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改用欧洲天文学的方法计算历书。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康熙五十四年(1715)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造一架新的仪器,命名为玑衡抚辰仪。至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架古仪都已装备完毕。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德、法两国侵略者曾把这8件仪器连同台下的浑仪、简仪平分,各劫走5件。法国将仪器运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后在1902年归还。德国则将仪器运至波茨坦离宫展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于1921年装运回国,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
古天文展览
1911年辛亥革命后,观象台改名为中央观象台, 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古观象台不再作观测研究,于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逼北京,为保护文物,将置于台下的浑仪、简仪、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现这7架仪器在分别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
解放后,北京古观象台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高级官员和科学界同行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比利时首相伏斯达等都曾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古台展览
北京古观象台院内陈放的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主要有:明代原大铜制浑仪(复制品)、元代1:3铜制简仪(复制品)、元代原大铜制正方案(复制品)。后院陈放有日晷和圭表等古代计时仪器。这些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代天文仪器多年来一直深受关注。
时间历法
时间历法
北京古观象台《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之《时间历法》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时间历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主要研究成果。
我国古代的历法较为特殊,大多为阴阳合历,从古六历到清时宪历,共102种。其中仅有2部纯阳历,前后经历了五次较为重大的历法改革。展览运用文字和图片说明手段介绍了我国不同朝代的历法概况。同时,展出了我国古代使用的一些时间量具,如日晷、圭表等。同时,亦有数架移自上海徐家汇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近代天文摆钟原件。
天象记事
北京古观象台《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之《天象记事》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些主要历史事件和观测成就。例如: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出土的彩陶天文图案、公元8世纪的敦煌星图、以及我国传统的三垣二十八宿天区划分等。同时,展览还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一些天文研究成果:如对太阳黑子、哈雷彗星、以及超新星等的研究。
展览立足于给观众以中国古代天文知识的全面了解,运用丰富的展陈手段,并有相当数量的实例模型。展览展出多年,深受国内外观众好评,同时亦常年作为青少年课外活动的教育基地。
天象记事
灵台仪象
北京古观象台《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之《灵台仪象》部分主要对中国古代天文台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研究用仪器作了较为概括的介绍。展览表现了从西汉天文遗址开始一直到北京古观象台的中国天文研究机构发展历程以及浑仪和简仪等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观测仪器。展览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运用了大量实例模型与照片,同时还展出了本台首创研制的铜制古代天文仪器比例模型。展览自展出以来深受参观者和天文爱好者的欢迎。[1]
北京天文馆 - 贡献
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组织进行大众天文观测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除此之外,还根据不同层次的青少年学生经常性地组织举行天文讲座、天文培训、天文奥赛、知识竞赛和天文科技夏(冬)令营等各种科普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北京天文馆已经成为中国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公众开展天文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1995年以来,天文馆先后被定名为国家和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多次被评为国家和市级“科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随着新馆的建成开放,必将会极大地丰富北京天文馆的开放展示内容和天文教学的手段,同时为进一步繁荣首都的科技文化市场,促进首都的两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整体提高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京天文馆 - 现任馆长
朱进
199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获博士学位。1991年7月至2002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中1992年5月至1994年4月为该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02年9月起调任北京天文馆馆长。
职务及社会兼职:北京天文馆馆长,研究员;北京校外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北京UFO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委员,第15专业委员会(小行星、彗星和彗星的位置与运动)、第55专业委员会(天文学与公众的沟通)组委。